反串型比賽正當紅,幽默+吐槽把負能量變人氣
反串文、反串圖、反串影片⋯⋯現代反串成為了一種風潮,這種隱晦又戲謔的表達方式,其實也已經漸漸地散播到了比賽社群之中⋯⋯
嗨~大家好。我是小酒館的聖者 Kuma,負責小酒館的社群管理與行銷。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一個比賽圈裡的新現象,也就是「反串型比賽」。最近這類型比賽在各種比賽社群中大大的發光發熱,儼然即將掀起新風潮,有很強的吸睛與聚焦效果。
什麼是「反串型比賽」?
「反串文」是近年來很流行的鄉民用語,根據 PTT 鄉民百科所描述,反串的常見目的有幾種,一種是反串與自己立場敵對的身分,並故意破壞其形象,這時常會誇大一些持敵對立場者可能的負面特徵,引起大家反感,甚至引發筆戰,間接達到詆毀持敵對立場者的效果。第二種也是反串敵對身分者,但明顯讓人知道在反串,其目的只是要展現出某種諷刺或趣味。
常見的反串包括各種常成為爭吵(戰文)的身分,例如政治立場(藍綠)、支持球隊、性別、學校、職業、南北地域、類組等等。
如今,「反串」的風氣也燒來比賽活動企劃們的小圈圈了。一般的比賽,無論是攝影、繪畫、文字、影片、音樂,無一不是要圍繞一個主題,徵選出表現最好的。例如文字比賽的評審標準可能會落在用語是否高雅、情節鋪陳是否合理、文字敘述表現有沒有張力、劇情架構有沒有出人意表的爆點...等等。而「反串型比賽」追求的,其實就是這些常態標準的反方向!也就是說,用語有多模糊曖昧無腦、情節鋪陳有多跳痛、文字敘述有多枯燥或囉嗦、劇情架構有沒有膩到可以擠出油這些標準。當然了,你可能會問:「這種鬼東西寫出來有誰要看啊!?」沒錯,如果放在一般是求好的作品的比賽,毫無疑問這是會被淘汰的。可是如果今天比賽一開始就是要求壞呢?這個逆轉的發想,正是反向操作賽事的醍醐味。以下我們將舉一些實例來為大家繼續說明。
從《公部門風格海報設計大賽》看設計者的逆襲
經過了上一段的說明,大家可能還是對反串型比賽的定義感到有些模糊,我們不妨直接由實例來對照說明。這個比賽,是獎金獵人曾經張貼於布告欄,由「回桃看淘氣藝術節」主辦的賽事。首先,從本賽事的主視覺就可以感受到滿滿的反向操作元素:
除了主視覺下方酸意滿滿的描述、胡亂浮貼毫無章法的政府機關 Logo、全無設計感的配色和用圖、以及公部門機關的任何圖檔都要置入於右下角的"廣告"框,這個比賽很明顯的就不是要走傳統比賽的路徑:想要徵求的是有設計感、美觀的投稿作品。光是主視覺提出的提示還不夠,這個比賽的說明,更是窮極反串之能事。譬如說〈著作權授權〉裏就寫道:
「我們沒有要吃誰的豆腐,但是要公開作品該有的流程還是要跑。參賽即同意授權主辦方在賽事期間及後續一周內(投稿日至2018/8/19日止)無償使用投稿之圖像於比賽相關之手續(網路公開,現場輸出大圖等等,及其他未載明但必要之手續),投稿圖像著作權及著作人格權依然為參賽者所有。(如果是真・公部門徵件是主辦方常常會要求創作人放棄所有著作權和著作人格權唷啾咪,請大家硬起來拒絕霸王條款)」
〈獎項〉的部分更是故意寫:
「冠軍:一名,獎金8000元整。沒有冠軍以後的名次,因為你版本再多也只能領一筆工作費。人氣獎:一名,然後會公佈到讓大家知道你是人氣獎。」
這種公然曬醜圖、說醜話、做醜事的反串型比賽,是否會沒有人參加呢?答案是否定的。參賽者不但投稿熱烈,而且幾乎都有讀懂主辦單位的弦外之音,推出了一系列令人噴飯又創意十足的作品。一時之間也成為了社群網站上的人氣話題,這個比賽可以說是相當的成功。
反串型比賽的公式:共同的負面經驗+無傷大雅的幽默感
如果說一般的比賽,追求的是作品的好以及某些正向經驗的共同連結,例如說某地風光的美好、某事的溫馨記憶這樣的主題;那麼反串型比賽,就是召喚某些負面記憶,例如過度霸道的著作權讓渡條款、毫無公平性可言的黑箱評審等等。一般而言,這種負面記憶很容易變成充滿情緒的批判,或是受阻於社會的威權結構,讓人選擇敢怒而不敢言,無法召喚出太多的作品或意見。但是,當帶有戲謔性質的幽默感穿插其中時,形成一層討喜的保護膜,一者是容易獲得普遍苦悶的現代大眾支持,有了群眾支持為底氣和靠山,即使是威權也不得不在形勢比人強的面前低頭(這個經典的案例可以從失敗新聞攝影展這個活動中看到,傳統上被視為強者的政商名流,即使心中有著不高興,也要在自己失敗的照片前強顏歡笑,這種逆轉始終讓人能感受到社會的相對公平確實存在);二者是當兇悍或過度嚴肅的批判,被幽默感包覆時,也能讓人們產生一種「歡愉的反省」。在歡笑之餘察覺到現實的悲涼,這幾乎是古今中外所有名著大作的共同公式。也始終是最能直證心源的一種表達方式。
那麼,運用反串型比賽會有什麼好處呢?有哪些運用方法呢?
反串型比賽的利弊得失
如果說一般的比賽是兵法中的正規軍、那麼反串型比賽就是異軍突起的奇襲部隊。人心終究對於負面的情感容忍度低於正向情感,所以也跟兵法一樣,過度依賴奇襲和冒險的戰法,最終必定會產生不好的結果。這放在反串型比賽上也是一樣,當過度頻繁、氾濫的舉辦反串型比賽,很有可能會讓人感到疲憊、或是讓人心中的憤怒一發不可收拾。屆時,不但反串型比賽主辦單位可能會遭受到強烈的質疑,或被持相反立場者重砲攻擊;被標的為負面記憶來源的對象(在上述的例子中,就是公家機關和政商名流),也有可能會瞧準了民意基礎不足,藉此倒打一耙以敬效尤,那可就得不償失了。所以反串型比賽的舉辦,最重要的就是拿捏戲謔與議題的安全性,並切忌過度頻繁,否則一不小心就會玩火自焚。
第二點,就是反串型比賽也不一定要太過刻意強調負面記憶,有時候運用正面為主的主題,一樣可以巧妙的點中負面的部分,但不做趣謔的嘲弄、而是正向的修正。例如一樣是在獎金獵人上張貼過的賽事:《長輩圖美化運動 Elder Picture Art Nouveau 2017》就達到了這樣的效果。即便長輩圖確實是今日社會中經常被調笑或作為負面連結的素材,但這個比賽選擇以正面的「協助改善」為主軸,依舊讓人注意到長輩圖的記憶連結,也不至於產生過度戲謔的風險。
最後,則是反向操作比賽中,經常被遺忘的風險,就是即使參賽者和社會大眾都對這個比賽賦予支持和注意、被調笑的目標也沒有打算反擊時,比賽真正的目的和想要彰顯的方向,卻被輿論帶向失焦。其實在第一個例子裡提及的《公部門風格海報設計大賽》中,主辦單位真正想要傳遞的重要訊息之一,是怎麼讓參賽者的著作權能夠受到更完整的保護,不讓參賽者辛苦生出作品投稿後,卻拿不到獎金又要被主辦單位無償使用。但是由於後來的發展完全一面倒地朝向美學素質低落的輿論方向傾倒,這個當初立意非常良好又深刻的主題,反而被一定程度的忽略了。那麼這樣的反串型比賽,雖然達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也無法畢全功,是相當可惜的。
總結:反串型比賽,不該只是個憤怒詼諧的嘉年華
經過了上述的說明和舉例,相信大家對反串型比賽都有初步的了解。事實上,這種性質的比賽,與古羅馬時期就相當受到群眾歡迎的「諷刺劇」藝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當時的演員們在演出諷刺劇時,臉上戴著面具不讓當政者知道真實身分,用盡一切方式對社會的不公不義進行毒辣的調笑與批判,受到了群眾廣大的歡迎和支持。然而,在古羅馬的當政者們發現這是個有效的傳播方式後,他們開始買收諷刺劇的演出者,演出對政敵不利的橋段,人民的歡笑聲依舊,而諷刺劇卻淪為了權力鬥爭的一種道具,甚至形成了羅馬始終脫離不了暴民政治陰影的遠因。
反串型比賽目前雖然走勢看俏,想必接下來也會有許多創意又詼諧的反串型比賽會不斷舉辦。但是在這些說反話趣味的背後,真正能正確導向主辦方原初善意、或是幫助被點出的問題獲得改善的動能,又是否能夠同等的被注意,則是每一個賽事始終無可迴避的根本問題。最理想的情形,當然是讓歡笑發生之餘、被抨擊的事項受到注意並改善;但如果一開始就抱持著惡意舉辦的反串型比賽,我們是否又有足夠的冷靜分辨出是否為服務特定對象的打手、或是僅為親痛仇快的潑糞式發洩呢?
或許,當有那麼一天,有某個主辦單位有足夠的雅量,自己舉辦自己的反串型比賽時(例如獎金獵人自己主辦一個吐槽獎金獵人大賽),這會顯示有足夠的誠意廣納逆耳忠言。但是在那一天來臨之前,當我們要想出個奇招舉辦反串型比賽時,還是要先注意這種比賽本身具有的兩面刃性質,才不會發生意想不到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