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比賽的關鍵細節之一:競賽辦法的設計

大家好,我是小酒館聖者 Kuma。隨著舉辦各種充滿創意的比賽,已成為一種普遍的行銷風潮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的,正是比賽「本身」的一些眉角。這次的主題,正是讓許多企劃或主辦單位燃燒腦漿最劇烈的項目之一:比賽說明!

決定比賽的關鍵細節之一:競賽辦法的設計

大家好,我是小酒館聖者 Kuma。隨著舉辦各種充滿創意的比賽,已成為一種普遍的行銷風潮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的,正是比賽「本身」的一些眉角。這次的主題,正是讓許多企劃或主辦單位燃燒腦漿最劇烈的項目之一:競賽辦法!

競賽辦法怎麼寫,是門大學問

獎金獵人長年以來,承辦、協辦了無數個比賽。有時候經常會看到一些很讓人扼腕的比賽,那就是明明創意非常好、或是其實是個非常值得深耕的比賽議題,但是因為競賽辦法沒有寫好,最後就在參賽者不多、投稿件數也不多的情況下走到了截稿日期。每次看到這種比賽,都會讓人覺得非常可惜,而如果細細深究這些明明可以辦得很成功,最後卻砸了鍋的比賽,究竟在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時;無一例外的,幾乎都在競賽辦法這裡犯了不少錯誤。以下我們就來看看獎金獵人這幾年來發現的競賽辦法失敗例有哪些:

一、太過正經嚴肅,競賽辦法根本公文簽呈

不得不說這樣的現象,還真的出現在不少公家單位舉辦的比賽中。有些賽事的說明起手勢就來一個「察我國OOXX風氣之盛,OOXX政府單位茲體民情,為促進落實OOXX之改善暨達成主管機關落實民眾宣導之政令...」基本上這種寫法,很多參賽者看不到三行就會決定直接走人了。有些時候是因為看不懂這種太八股的公文寫作、有些時候則是會直接認定這樣的比賽一定沒有太大的創意發揮空間。無論如何,競賽辦法的目的並不是上公文簽呈,而是要面對主要受眾的比賽族群時,讓他們看得懂、看得輕鬆並能夠捕捉到主辦單位的意圖。這種太過硬梆梆的競賽辦法,如果不是要徵選公務員公文寫作大賽的話,建議還是不要這樣寫的好。

二、拍了影片做說明,就覺得一定能讓參賽者看懂

這是很多新創團隊舉辦的賽事經常會犯的毛病。由於主辦比賽的新創團隊本身可能就是網紅或是利用網路行銷作為主戰場的,所以拍攝有趣又吸引人的影片對他們來說並非難事,往往也拍的不錯。但是,很多參賽者看完影片記得梗和笑點,參賽的注意事項和投稿規範也都忘得差不多了。導致許多投稿作品或不合規格、或是讓很多參賽者只想分享影片但沒有參賽意願。想要用影音的方式來抓住眼球雖然是對的,但是當今天是要向參賽者說明一個比賽要怎麼投稿、比的是什麼的時候,只靠影片沒有文字或其他輔助說明,對於參賽者來說,可能想要知道投稿的一些細節,還要手動去拉影片時間軸去再看一次,這點相當致命。

三、寫得非常鉅細靡遺,字數也就多到不行

有些比賽可能嘗過一直被參賽者抱怨這邊不清楚那邊不明白的苦頭,所以有些比賽會力求要像寫 IKEA 的產品說明書一樣,從怎麼開箱、工具有幾個、第一動務必要從哪裡開始都寫得無比清楚明析!雖然用心良苦,但可惜的是過猶不及;許多參賽者光看到一大堆字就打退堂鼓了,或是乾脆--還是直接用問的。那打這麼一大長串字又是何苦來呢?

四、為了表現創意,反而讓人難以理解比賽標的

有些比賽為了要表現自己非常了解流行文化、或是極度歡迎天馬行空的創意和想像力,因此在競賽辦法中,極盡惡搞或使用流行語等方式呈現;甚或是喊出「不限任何主題投稿」、「只要投稿就接受」這種完全不設限的標準。但是對參賽者而言,這樣雖然表示自己的創意可以無限發揮、但同時也表示不知道付出心力參賽後的評審標準是什麼、而乍看有趣的競賽辦法,其實也讓人難以理解到底主辦單位想要的是怎樣的作品,反而因此裹足不前或觀望。

以上這四種競賽辦法,算是獎金獵人所經驗過最常發生的失敗典型。其實這些比賽很多主題概念並不差、放在臉書或社群媒體作為宣傳的話,或許也能收到不錯的效果;但是競賽辦法畢竟不是社群貼文,要把它經營好,其實並不適合用依樣畫葫蘆的方式照搬過來。以下將介紹一些比較成功的競賽辦法案例。

良好競賽辦法的必要條件

首先,競賽辦法並不需要強調比賽緣起、比賽目的這些歷史範疇或概念性的東西。競賽辦法的目的只有非常清楚的說明幾件事:
1.這個比賽的主題是什麼。
2.什麼樣的人是你的主打參賽者。
3.比賽方式是什麼。

只要能言簡意賅,清楚明析的說明這三點,競賽辦法就完成了。以下將就這三點來做申述。

一、比賽主題,決定參賽者是否感興趣的關鍵點

即使同樣是旅遊經驗徵文比賽好了,有的比賽主題放在「趣事」、有的比賽主題則是「辛酸」,這會召喚出完全不同性質的參賽者不說,也會讓參賽者在第一眼看到時就決定自己要不要參賽、肚子裡藏的故事夠不夠多、是不是符合他自己的性質。因此比賽主題能不能清楚而明瞭的點出,將會成為決定一個比賽是不是有清楚的指標性的關鍵。舉例而言:2018 年度的德國百靈設計競賽,其主題是 "DESIGN FOR WHAT MATTERS."這個概念(見下圖)
2018----
而 2017 年度的德國百靈設計競賽,其主題則是"GO BEYOND ORDINARY"(見下圖)
2017----
明明是同一個競賽,但是兩屆的主題則很明顯的區分出了不同,也能讓參賽者一眼即產生清楚的連結,不會有夾纏曖昧之感。

二、誰是你的參賽族群,要讓你瞄準的對象不搞錯

現在許多比賽在設定參賽族群時,都會有複數的對象,例如高中職組、大專院校組、社會組;或是直接用年齡區間,例如 18~35 歲的參賽者、特定技能如具有大貨車駕照者等等來設定。但無論是哪一種,最忌諱的就是讓參賽者搞不懂你的設定到底是「僅限」、「包含」還是「不拘」。因此比較安定的模式,就是從大到小的漏斗式寫法。例如:「僅限持有中華民國身分證、居住地於台澎金馬地區、滿十八足歲者,可參加此次比賽。凡持有有效學生證者參加學生組、其餘一律視為社會組。」這樣就可以精準的界定出參賽族群,並且減低不必要的誤會了。

三、比賽方式,最重要的是讓參賽者認同的合理性

在定調了比賽的主旨和設定好參賽族群後,接下來就必須要交代比賽要以什麼方式舉行。有些比賽的主旨非常簡單明確,比賽方式也就相對單純。例如現正舉辦中的 2018 ISUZU 運轉職人挑戰賽 就是針對「全國各地貨運公司行號或自然人、年滿20歲,擁有小型車以上駕駛執照者,皆有資格報名參加。 ※無手排車駕駛經驗者,請勿報名參加,以避免發生危險。」這樣的族群設計,比賽方式也就是:「採計時賽,在最短的時間內,零失誤完成挑戰關卡即可獲勝。本次活動並設最佳人氣王獎,由參賽者親友團報到時領取最佳人氣王選票(一人一票),現場投票,得票最高的參賽者即當選最佳人氣王。滴水不漏職人挑戰賽共計四個關卡+一個測試。」這就是個能夠完整的將主旨、參賽族群、比賽方式都連結在一起,形成讓參賽者覺得合理、讓主辦方可以專心在深耕參賽族群的好競賽辦法。

如果實在無法避免比賽主旨本身的複雜、或是包含太廣泛的參賽族群的話,那麼務需要善用圖說或製表的方式,來加強參賽者的印象並做出不同組別或比賽方式的區隔。例如下圖的圖示化流程:
--
圖片可以加深記憶和便於轉載、保存,搭配上文字說明反而是比影片更好的說明方式。

小結:上帝和魔鬼都藏在細節裡,讓參賽者不覺得麻煩是 key point

綜合上面所說的種種,大家應該都不難看出,要打造一個成功的比賽需要注意的細節其實很多。競賽辦法雖然僅是其中的一環,但是對一個比賽而言,競賽辦法正是這個比賽為何存在、為何值得參與的骨幹,如果在骨幹這一關輕忽了或是失敗了,接下來發展自然就不容易樂觀了。因此在做比賽網頁規劃和競賽辦法時,請千萬不要把長官批示或長官金句拿來照抄。雖然那可能是對客戶或業主而言他最能理解的字句,但是那未必是最便於參賽者理解的。如果你有拿捏這方面的困難,那就趕快把這些麻煩事交給我們吧!

下一期我們將繼續來討論比賽本身的眉眉角角,我們下回見囉!